第250章 立新王
關燈
小
中
大
第250章 立新王
這—年臘月,因有戰事,罕見連開了兩次大朝會。
臘月十五的大朝會方畢,因次日接到遼東戰報,臘月十七晨起,天後便再舉大朝。
自入冬來因天寒,凡有朝事,殿上四角都生著火盆。
尤其是丹陛之下,更是籠著幾團比篝火還大的火盆,暖意撲面。幾位就坐在丹陛下不遠的宰相,都是一入座就把外頭大氅去了的。
“原本就熱,他們這一爭,顯得更熱了。”姜沃落座後,就聽旁邊王神玉嘀咕了一句。
她也無奈而笑——
方才她起身勸兩位宰相暫不必爭出征之事,又闡述遼東備戰穩妥,未必需要朝堂再派軍隊東行。
話音剛落,劉仁軌就道:“姜相,此番不去不成。新羅反叛之心,並非—日。”
然後開始語速極快擺事實說服她:“從十餘年前,蘇定方大將軍滅百濟,大唐立熊津都督府。”說到這兒劉仁軌倒是忽然有點明悟,裴行儉為何要跟自己爭了,他作為蘇大將軍弟子,倒也不是完全沒理由跟自己爭遼東的售後……
不過劉仁軌決定忘掉這—茬。
他繼續道:“之後我朝又改新羅為雞林州都督府,封新羅王金法敏都督官職。”
“再加上英國公前些年再平高句麗叛亂後,將安東都護府挪到了平壤城。”
姜沃看劉仁軌的手在空中劃出一道道線,心道:劉相肯定很需要—個PPT展示——
雖說沒有圖片展示,但姜沃還是聽明白了劉仁軌之意:大唐在朝鮮半島的戰略很清晰,也很……目中無人。
這十多年來,完全是按照自己的步調,從遼東之地往朝鮮半島推,直到把整個半島都納入自己的統治範圍。
新羅國王就這麽從一國之王,變成了大唐兼職的雞林州大都督。
也沒人征求下他的意見,甚至大唐給新羅改名為什麽雞林州,都沒跟他商量下。
金法敏覺得這個名字他也不喜歡,顯得他像個什麽雞王一樣,一點都不威猛霸氣。
需知他自為‘文武雙全’,於是給自己定的尊號是文武大王。
不過這新羅王的尊號傳到大唐後,皇帝登時不樂意了:需知,他在泰山封禪後,給自家父皇上的尊號就是‘太宗文武聖皇帝’。
你什麽水準,想跟我爹一個號?你這是想幹什麽?
哪怕是王不是皇,也不行!
於是皇帝繼續發揮改名愛好,給金法敏換了個封號。而且都沒有動腦子自己想,只是從東夷的地名裏挑了一個給他一—大唐冊封新羅王為樂浪郡王。
金法敏:……
總之,新羅的怨氣可以說是從十多年前就有了,只是礙於大唐的武力鎮壓,忍氣吞聲罷了。
劉仁軌也明白這位新羅王的心理:“故而從前臣在遼東時,隔三差五就要敲打一下這位‘雞林大都督’。”
“但他這回還是反了!”可見是積怨日深,終於忍耐不住了。
於是劉仁軌很嚴肅道:“既如此,便不能當尋常的小打小鬧。”畢竟是忍了十多年的不滿,爆發了。
估計也是做了多年準備。
劉仁軌鏗鏘有力對天後道:“回天後,以臣之見:便是熊津都督王方翼、安東都護府長史李敬業能平定叛亂,朝廷也得再於京中派出重臣,攜聖詔斥於新羅,免金法敏之王位,在東夷之地重立大唐社稷,頒正朔與廟諱。”
姜沃:劉相真的很熱愛‘頒正朔廟諱’這項工作。
而劉仁軌說一句,裴行儉就應一聲‘是’‘有理’‘沒錯’,搭配的那叫—個恰到好處。
姜沃:……裴守約,好—個兢兢業業的捧哏。
這時候你們又成了戰友了。
不過姜沃向來信奉—個術業有專攻—一事關遼東,自然是劉仁軌更權威。且她也信,劉相不會為了一時意氣,就非要朝廷出兵。
正如他所說,覺得趁這次戰事,有必要幹脆把新羅換個‘沒有怨氣的雞林大都督’,以絕後患。
於是姜沃對天後拱了拱手裏的笏板,就退回去坐下了。
見姜相被自己說服了,劉仁軌心下大寬,然後繼續請命:“老臣願只帶少量精兵前去。”其餘用當地駐兵即可。
說來裴行儉還真是為劉相身體考慮比較多,此時見須發皆如雪的劉相非要出征,他便真心實意勸道:“當年滅百濟之戰,我與劉相還是袍澤戰友,甚至在—條戰船上待過。劉相難道不信我?”
裴行儉又對天後道可不必派兵與他,只需按使節出使的規格,給他三五十個人,他便可持詔至遼東,必平定新羅而還。
姜沃:好熟悉,這不就是‘我月薪五千就夠’,‘我只要四千九’……‘我月薪三千還可自備盒飯’。
這樣惡性內卷可不好啊。
不過裴行儉這麽說,姜沃還真不意外,因他在史冊上確實幹過提孤軍,深入萬裏,以計破敵之事。
而劉仁軌聽的都要吹胡子瞪眼了:再是當年戰友也不行啊,這種事能讓嗎?況且七十五歲而已,年紀很大嗎?
眼見兩人再次僵持起來,姜沃就向左看,左邊坐著的是另一位中書令王神玉,她目光與之交流了下一—王相要不要出面勸勸?
畢竟方才她已經勸過了。
王神玉微微—笑,顯然看的津津有味:不知道這倆到底誰能如願以償呢?
他甚至還輕聲跟姜沃道:“咱們要不要下個註?”不過在姜沃開口前,王神玉自己懸崖勒馬了:“算了,是我糊塗了,我再不跟你賭了,你會作弊。”
姜沃小聲糾正他:“我是正正經經起卦。”玄學的問題,怎麽能叫作弊呢。
不過她放棄了讓王中書令做調解工作,而是轉向右邊,看向辛侍中。
辛茂將倒是站出來了,不過—如既往,他只是站出來強調了下軍餉問題,再有提出東夷相隔瀛海,多需戰船,這些年朝廷在戰船的開銷上……
見辛侍中要跑題,劉仁軌立刻打斷:“戰事在前,這話辛相且擱下,朝後去與戶部尚書商議去!”
要擱平日,辛侍中多少要理論—下,但看劉相進入了暴躁狀態,辛侍中老老實實坐回來了。
其餘宰相勸和不能,劉仁軌和裴行儉就都等著天後選人。
“請天後定奪!”
媚娘坐於丹陛之上一—哪怕皇帝不上朝,龍椅她自也是不能去坐的,要一直空著。
天後之座,一直是設在龍椅的右後側,退三步之地。
從她的位置,正好能看到龍椅背面雕刻的一條盤旋欲飛的龍。有時候媚娘思考問題,就會下意識看著這條龍的龍首上,用紅寶石鑲嵌而成的龍目。
此時亦然,天後邊望著眼前那點鮮艷的紅色,邊在內心權衡——唉,平時這幾個宰相都是一個頂好幾個的好用。
但能幹之人爭起來,才讓人頭疼啊。
不讓劉仁軌去吧,怕傷了他多年鎮守東夷之心,但若讓劉仁軌去,裴行儉那話又實在有理,戰場不比旁地,這個年紀若有個閃失……
“天後,臣有一言。”
媚娘聞聲略擡眸,見站出來的竟是狄仁傑。
而姜沃就見劉仁軌和裴行儉,像兩只正在爭奪一條魚的貓,忽然看到第三只貓冒出來一樣,立刻齊刷刷轉頭。
狄仁傑接收到兩相的眼神,連忙把他站出來的緣故說明白:他是也想去往沙場建功立業沒錯,但論起資歷輩分,這次肯定輪不到他啊,他也沒準備跟兩位尚書省宰相搶。
被兩位宰相盯著的狄懷英,語速都加快了不少:“回天後,臣是想著,朝堂論新羅戰事,是否要先請臨海郡公暫避呢?”
狄仁傑話音一落,朝上許多人如夢初醒,然後許多目光一起落在一個面色煞白的中年人身上。
臨海郡公,金仁問。
也是現任新羅王金法敏的弟弟。
啊,差點把他忘記了。
*
說來,戰報向來是朝堂機密事。
於是臨海郡公金仁問今日上朝前,根本不知道發生了什麽,依舊一如既往優哉游哉就來上朝了。
進入皇城後,還跟遇到的熟悉同僚們親切打招呼,一點兒也不拿自己當外人。
畢竟,他已經在大唐待了二十多年了,按朝堂資歷來說,都算半個老臣了——當今皇帝還沒登基,他就被父親送來做表忠心(實際就是做質子了)。
不過那時候,其父先新羅王金春秋是標準的親唐派,故而他送自己這個次子來做質子,也是真心實意的跟大唐表示新羅的順服之意。
故而大唐對金仁問也不錯,封郡公封官職,滅百濟的時候允許他跟著去打打仗,甚至封禪泰山的時候也沒忘帶著他一起去。
這些年下來,金仁問覺得自己已經變成大唐的一份子了。
直到今日,他如常來上大朝,結果晴天一個霹靂,給他劈傻了?
什麽?大哥起兵反唐了?
果然哥哥當家,跟父親當家完全不一樣!
金仁問在惶恐中想著:若是父王在位,哪怕對大唐生了不滿,肯定也會顧念自己這個親兒子還在長安。
但換了哥哥……完全是毫不在意他啊。
甚至要是大唐因為新羅叛亂一怒之下把他噶掉,可能對哥哥來說,是雙喜臨門也說不定呢。
金仁問又絕望又忐忑。
直到被點名,忐忑幾乎沒有,全是絕望了。
金仁問在眾人的目光中站出來道,為自己辯解,他是真的不知道兄長起兵造反事。且新羅為大唐屬國已然數十載,他一向隨父志,從無反心。
但在滿朝臣子的註目下,金仁問為自己辯解的聲音越來越小。是啊,這種‘兄為逆首,弟作忠臣’的話,怎麽會有人信啊。
他完了!
說不定會被拿來祭旗。
金仁問在朝上長久叩首,哽咽無言,等待自己的結局。
直到聽到丹陛之上,傳來天後之聲——
毫不誇張的說,聽清天後說話內容的金仁問,覺得這便是仙音佛語!
“臨海郡公素忠,立以新羅王,勞劉相親送新王歸國,壓叛王歸京。”
金仁問震驚擡頭,覺得自己又活過來了。!
本站無廣告,永久域名(danmei.twking.cc)
這—年臘月,因有戰事,罕見連開了兩次大朝會。
臘月十五的大朝會方畢,因次日接到遼東戰報,臘月十七晨起,天後便再舉大朝。
自入冬來因天寒,凡有朝事,殿上四角都生著火盆。
尤其是丹陛之下,更是籠著幾團比篝火還大的火盆,暖意撲面。幾位就坐在丹陛下不遠的宰相,都是一入座就把外頭大氅去了的。
“原本就熱,他們這一爭,顯得更熱了。”姜沃落座後,就聽旁邊王神玉嘀咕了一句。
她也無奈而笑——
方才她起身勸兩位宰相暫不必爭出征之事,又闡述遼東備戰穩妥,未必需要朝堂再派軍隊東行。
話音剛落,劉仁軌就道:“姜相,此番不去不成。新羅反叛之心,並非—日。”
然後開始語速極快擺事實說服她:“從十餘年前,蘇定方大將軍滅百濟,大唐立熊津都督府。”說到這兒劉仁軌倒是忽然有點明悟,裴行儉為何要跟自己爭了,他作為蘇大將軍弟子,倒也不是完全沒理由跟自己爭遼東的售後……
不過劉仁軌決定忘掉這—茬。
他繼續道:“之後我朝又改新羅為雞林州都督府,封新羅王金法敏都督官職。”
“再加上英國公前些年再平高句麗叛亂後,將安東都護府挪到了平壤城。”
姜沃看劉仁軌的手在空中劃出一道道線,心道:劉相肯定很需要—個PPT展示——
雖說沒有圖片展示,但姜沃還是聽明白了劉仁軌之意:大唐在朝鮮半島的戰略很清晰,也很……目中無人。
這十多年來,完全是按照自己的步調,從遼東之地往朝鮮半島推,直到把整個半島都納入自己的統治範圍。
新羅國王就這麽從一國之王,變成了大唐兼職的雞林州大都督。
也沒人征求下他的意見,甚至大唐給新羅改名為什麽雞林州,都沒跟他商量下。
金法敏覺得這個名字他也不喜歡,顯得他像個什麽雞王一樣,一點都不威猛霸氣。
需知他自為‘文武雙全’,於是給自己定的尊號是文武大王。
不過這新羅王的尊號傳到大唐後,皇帝登時不樂意了:需知,他在泰山封禪後,給自家父皇上的尊號就是‘太宗文武聖皇帝’。
你什麽水準,想跟我爹一個號?你這是想幹什麽?
哪怕是王不是皇,也不行!
於是皇帝繼續發揮改名愛好,給金法敏換了個封號。而且都沒有動腦子自己想,只是從東夷的地名裏挑了一個給他一—大唐冊封新羅王為樂浪郡王。
金法敏:……
總之,新羅的怨氣可以說是從十多年前就有了,只是礙於大唐的武力鎮壓,忍氣吞聲罷了。
劉仁軌也明白這位新羅王的心理:“故而從前臣在遼東時,隔三差五就要敲打一下這位‘雞林大都督’。”
“但他這回還是反了!”可見是積怨日深,終於忍耐不住了。
於是劉仁軌很嚴肅道:“既如此,便不能當尋常的小打小鬧。”畢竟是忍了十多年的不滿,爆發了。
估計也是做了多年準備。
劉仁軌鏗鏘有力對天後道:“回天後,以臣之見:便是熊津都督王方翼、安東都護府長史李敬業能平定叛亂,朝廷也得再於京中派出重臣,攜聖詔斥於新羅,免金法敏之王位,在東夷之地重立大唐社稷,頒正朔與廟諱。”
姜沃:劉相真的很熱愛‘頒正朔廟諱’這項工作。
而劉仁軌說一句,裴行儉就應一聲‘是’‘有理’‘沒錯’,搭配的那叫—個恰到好處。
姜沃:……裴守約,好—個兢兢業業的捧哏。
這時候你們又成了戰友了。
不過姜沃向來信奉—個術業有專攻—一事關遼東,自然是劉仁軌更權威。且她也信,劉相不會為了一時意氣,就非要朝廷出兵。
正如他所說,覺得趁這次戰事,有必要幹脆把新羅換個‘沒有怨氣的雞林大都督’,以絕後患。
於是姜沃對天後拱了拱手裏的笏板,就退回去坐下了。
見姜相被自己說服了,劉仁軌心下大寬,然後繼續請命:“老臣願只帶少量精兵前去。”其餘用當地駐兵即可。
說來裴行儉還真是為劉相身體考慮比較多,此時見須發皆如雪的劉相非要出征,他便真心實意勸道:“當年滅百濟之戰,我與劉相還是袍澤戰友,甚至在—條戰船上待過。劉相難道不信我?”
裴行儉又對天後道可不必派兵與他,只需按使節出使的規格,給他三五十個人,他便可持詔至遼東,必平定新羅而還。
姜沃:好熟悉,這不就是‘我月薪五千就夠’,‘我只要四千九’……‘我月薪三千還可自備盒飯’。
這樣惡性內卷可不好啊。
不過裴行儉這麽說,姜沃還真不意外,因他在史冊上確實幹過提孤軍,深入萬裏,以計破敵之事。
而劉仁軌聽的都要吹胡子瞪眼了:再是當年戰友也不行啊,這種事能讓嗎?況且七十五歲而已,年紀很大嗎?
眼見兩人再次僵持起來,姜沃就向左看,左邊坐著的是另一位中書令王神玉,她目光與之交流了下一—王相要不要出面勸勸?
畢竟方才她已經勸過了。
王神玉微微—笑,顯然看的津津有味:不知道這倆到底誰能如願以償呢?
他甚至還輕聲跟姜沃道:“咱們要不要下個註?”不過在姜沃開口前,王神玉自己懸崖勒馬了:“算了,是我糊塗了,我再不跟你賭了,你會作弊。”
姜沃小聲糾正他:“我是正正經經起卦。”玄學的問題,怎麽能叫作弊呢。
不過她放棄了讓王中書令做調解工作,而是轉向右邊,看向辛侍中。
辛茂將倒是站出來了,不過—如既往,他只是站出來強調了下軍餉問題,再有提出東夷相隔瀛海,多需戰船,這些年朝廷在戰船的開銷上……
見辛侍中要跑題,劉仁軌立刻打斷:“戰事在前,這話辛相且擱下,朝後去與戶部尚書商議去!”
要擱平日,辛侍中多少要理論—下,但看劉相進入了暴躁狀態,辛侍中老老實實坐回來了。
其餘宰相勸和不能,劉仁軌和裴行儉就都等著天後選人。
“請天後定奪!”
媚娘坐於丹陛之上一—哪怕皇帝不上朝,龍椅她自也是不能去坐的,要一直空著。
天後之座,一直是設在龍椅的右後側,退三步之地。
從她的位置,正好能看到龍椅背面雕刻的一條盤旋欲飛的龍。有時候媚娘思考問題,就會下意識看著這條龍的龍首上,用紅寶石鑲嵌而成的龍目。
此時亦然,天後邊望著眼前那點鮮艷的紅色,邊在內心權衡——唉,平時這幾個宰相都是一個頂好幾個的好用。
但能幹之人爭起來,才讓人頭疼啊。
不讓劉仁軌去吧,怕傷了他多年鎮守東夷之心,但若讓劉仁軌去,裴行儉那話又實在有理,戰場不比旁地,這個年紀若有個閃失……
“天後,臣有一言。”
媚娘聞聲略擡眸,見站出來的竟是狄仁傑。
而姜沃就見劉仁軌和裴行儉,像兩只正在爭奪一條魚的貓,忽然看到第三只貓冒出來一樣,立刻齊刷刷轉頭。
狄仁傑接收到兩相的眼神,連忙把他站出來的緣故說明白:他是也想去往沙場建功立業沒錯,但論起資歷輩分,這次肯定輪不到他啊,他也沒準備跟兩位尚書省宰相搶。
被兩位宰相盯著的狄懷英,語速都加快了不少:“回天後,臣是想著,朝堂論新羅戰事,是否要先請臨海郡公暫避呢?”
狄仁傑話音一落,朝上許多人如夢初醒,然後許多目光一起落在一個面色煞白的中年人身上。
臨海郡公,金仁問。
也是現任新羅王金法敏的弟弟。
啊,差點把他忘記了。
*
說來,戰報向來是朝堂機密事。
於是臨海郡公金仁問今日上朝前,根本不知道發生了什麽,依舊一如既往優哉游哉就來上朝了。
進入皇城後,還跟遇到的熟悉同僚們親切打招呼,一點兒也不拿自己當外人。
畢竟,他已經在大唐待了二十多年了,按朝堂資歷來說,都算半個老臣了——當今皇帝還沒登基,他就被父親送來做表忠心(實際就是做質子了)。
不過那時候,其父先新羅王金春秋是標準的親唐派,故而他送自己這個次子來做質子,也是真心實意的跟大唐表示新羅的順服之意。
故而大唐對金仁問也不錯,封郡公封官職,滅百濟的時候允許他跟著去打打仗,甚至封禪泰山的時候也沒忘帶著他一起去。
這些年下來,金仁問覺得自己已經變成大唐的一份子了。
直到今日,他如常來上大朝,結果晴天一個霹靂,給他劈傻了?
什麽?大哥起兵反唐了?
果然哥哥當家,跟父親當家完全不一樣!
金仁問在惶恐中想著:若是父王在位,哪怕對大唐生了不滿,肯定也會顧念自己這個親兒子還在長安。
但換了哥哥……完全是毫不在意他啊。
甚至要是大唐因為新羅叛亂一怒之下把他噶掉,可能對哥哥來說,是雙喜臨門也說不定呢。
金仁問又絕望又忐忑。
直到被點名,忐忑幾乎沒有,全是絕望了。
金仁問在眾人的目光中站出來道,為自己辯解,他是真的不知道兄長起兵造反事。且新羅為大唐屬國已然數十載,他一向隨父志,從無反心。
但在滿朝臣子的註目下,金仁問為自己辯解的聲音越來越小。是啊,這種‘兄為逆首,弟作忠臣’的話,怎麽會有人信啊。
他完了!
說不定會被拿來祭旗。
金仁問在朝上長久叩首,哽咽無言,等待自己的結局。
直到聽到丹陛之上,傳來天後之聲——
毫不誇張的說,聽清天後說話內容的金仁問,覺得這便是仙音佛語!
“臨海郡公素忠,立以新羅王,勞劉相親送新王歸國,壓叛王歸京。”
金仁問震驚擡頭,覺得自己又活過來了。!
本站無廣告,永久域名(danmei.twking.cc)